尉氏辣椒染非遗工坊开课,年轻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创新扎染服饰
近日,河南省尉氏县的一处非遗工坊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扎染技艺培训活动正在进行。这次培训的主题是“二十四节气”,旨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扎染技艺,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
尉氏辣椒染,作为我国传统扎染技艺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此次非遗工坊的开课,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扎染技艺的平台,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的舞台。
在培训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实践。他们用传统的扎染方法,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融入到服饰设计中。从立春的生机勃勃到立冬的静谧寒冷,每一个节气都通过独特的扎染技艺,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这次活动让我对扎染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位年轻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表示。她认为,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
在非遗工坊的指导下,学员们从选材、扎结、染色到晾晒,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他们用绳子、布条等工具,将布料扎成各种形状,然后进行染色。经过反复试验,学员们逐渐掌握了扎染技艺的精髓。
在染色过程中,学员们还发现,不同的扎结方式、不同的染色时间、不同的染料比例,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扎染效果。这让他们对扎染技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件经过自己双手制作出的作品。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让学员们掌握了扎染技艺,还让他们对“二十四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到的技艺和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尉氏辣椒染非遗工坊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扎染技艺,特别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未来,工坊将继续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此次尉氏辣椒染非遗工坊开课,年轻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创新扎染服饰,无疑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队伍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 • 祥符区劳动教育出新规:承包半亩田、养十只鸡成毕业硬指标,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尉氏县农业无人机服务队成立,飞防覆盖率达100%,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中欧班列开封集结中心发车量翻倍,锂电池专列开辟中亚新通道
- • 开封乡村美食地图发布,十大“地标菜品”助力农家乐经济腾飞
- • 00后夫妻抖音直播卖炒凉粉,粉丝破百万引领夜市打卡新风尚
-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峡集团共建“智慧水利实验室”: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发展
- • 杞县大蒜合作社扶贫模式:大蒜种植助力2.6万贫困户年户均增收8000元
- • 扶贫番茄小镇:年产万吨,订单农业保障脱贫户零风险种植
- • “开封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计划正式启动,爱心传递温暖生命”
- • 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全覆盖,点燃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 • 尉氏农村教师公寓启用,空调地暖齐备,助力教育人才流失率下降80%
- • 开封菜预制菜进军国际市场:灌汤包速冻技术突破,欧美超市供不应求
- • 全市建成700人律师服务群,高效在线化解立案难题120余件
- • “古城守护者”:公益岗位助力300名就业困难人员重拾生活希望
- • 黄河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20国专家共谋“悬河生态+文旅”发展新篇章
- • “道德积分超市”:创新模式激发乡村善治活力,村民攒积分换米面油
- • 尉氏百万头肉牛全产业链成型,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30万吨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竣工,2600名教师受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开封汴绸织造技艺跨界联名,惊艳亮相米兰时装周T台
- • 黄河水利职院与三峡集团共建“智慧水利实验室”: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 • 乡村公益岗位扩容助力2000名弱劳力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通许红薯美食节闪耀国际舞台,红薯甜甜圈纽约街头大受欢迎”
- • 《梦华录》带火“同款茶点”,州桥遗址旁茶坊日销果子千斤
- • 东京梦华——开封历史名人展在大英博物馆盛大开幕,包拯铡刀模型成焦点
- • 县中心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新增500张床位,惠及30万群众健康福祉
- • 鼓楼区教育改革再升级:双减2.0版全面实施,AI作业批改与中科院课程助力课后服务
- • 龙亭湖生态清淤工程圆满完工,波光粼粼再现“汴京八景”之韵
- • 杞县大蒜国际交易中心盛大启用,年出口量全国领先,助力我国创汇超5亿美元
- • 电商直播产业园盛大开园,年销大蒜制品5亿元助力千户脱贫
- • 千年古韵与现代交响的完美邂逅——兰考泡桐木琴交响乐团首演盛况
- • 兰考乐器村:年产古筝30万台,农民乐团惊艳国家大剧院
- •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荣登国家级文旅IP培育名单,绽放文旅新风采
- • 开封非遗市集助力文化消费,累计举办34期带动超2亿元消费
- • 郑州都市圈科创飞地落户开封,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200%,助力中原地区科技创新再升级
- • “焦裕禄精神扶贫讲堂”开课,助力3000名脱贫群众掌握实用技能
- • 开封高新区加速推进“中原智造”基地建设,20家科技企业落户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北大资源开封科教城签约仪式圆满落幕,12所高校产学研基地享受土地划拨优惠
- • 黄河滩区万亩饲草基地建成,青贮玉米助力千户牧民增收致富
- • 尉氏胡辣汤产业园开园,辣椒种植户年分红超5万元,非遗技艺标准化输出助力乡村振兴
- • 尉氏农产品云仓启用,直播订单3小时分拣发货,成本降低30%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零工市场”日均发布岗位500个,灵活就业迎来新便捷时代
- • 阮籍啸台遗址公园重建开放,竹林七贤主题剧本杀上线,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国家级菊花种质资源库建成,超50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通许红薯亲子厨房开放日:城里娃感受“从泥土到美食”的独特之旅
-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达标率突破95%
- • 祥符区共享农机APP正式上线,一键呼叫收割机,服务响应速度超越滴滴
- • 《乌台诗案》沉浸式剧本杀开封府场次预约爆满,苏轼主题互动体验再掀热潮
- • 全球汉服爱好者齐聚开封,数字化复原李师师元宵节礼服,共赏国风盛宴
- • 通许中央厨房进校园,3万农村学生共享定制营养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虫口夺粮”工程成效显著,统防统治挽回损失8亿斤,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 • 咸平湖湿地公园免费开放,新增10公里健身步道,打造市民休闲新去处
- • 黄河滩羊区块链溯源系统全面启用,扫码即可追溯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
- • 开封少年宫非遗大师工作室:年培养传承人2000名,助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 • 兰考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入选职业教育非遗传承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开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30万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全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突破80%,数字化教学全面铺开
- • 李师师文化园实景演艺升级,全息投影再现樊楼夜宴盛景,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通许县职业中专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启用,学生账号单场GMV突破10万元,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
- • 通许酸辣粉文化节签约订单突破15亿元,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春风行动招聘会盛大开幕,8000个岗位助力返乡就业
- •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进驻社区,积分兑换米面油,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贫困村光伏分红发放,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惠及2000家庭
- • 开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举措,助力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即签就业协议
- • 通许县“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计划”启动,200例患儿获救,爱心传递温暖生命
- • 尉氏胡辣汤祖师爷诞辰:VR体验馆带你穿越百年熬汤场景
- • 杞县大蒜咖啡成爆款,黑色饮品日销5000杯引北上广代购热潮
- • 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广“开封模式”,TikTok直播基地单日GMV破千万美元,中国电商新格局再升级
- • 尉氏盐碱地变身“海水稻”乐园,亩产800公斤改写盐碱农业史
- • 兰考桐花民宿打造失眠治愈套餐,泡桐香薰与渔鼓催眠曲成爆款
- • 尉氏辣椒生物提取中试基地投产,辣素提纯技术助力我国打破国外垄断
- • 鼓楼夜市食品安全监管升级,开启“一摊一码”溯源新时代
- • 尉氏纺织产业园升级,助力河南棉纺业腾飞
- • “快递进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日均收发件量突破10万大关
- • 兰考县泡桐经济链升级,助力5万脱贫户年均增收破万元
- • 开封农村中小学智慧教室全面建成,城乡共享名师课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开封直播电商基地年交易额破80亿,培育网红主播3000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圆满竣工,1200套新建周转房温暖人心
- • 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园盛大开放,体验亲手制作古筝、琵琶,传承国乐魅力
- • 职教学子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勇夺金牌,谱写技能人才培养新篇章
- • 顺河工业园氢燃料电池项目投产,助力河南绿色能源发展
- • 中秋拜月大典:传统文化瑰宝的国家级保护之旅
- • 开封菊花提取面膜投产,美妆+美食跨界产品进军欧美市场
- • 通许小学创新教育结硕果:红薯创客课学生发明可降解餐具获专利
- • 非遗体验专线:探寻汴绣、木版年画、洧川豆腐与梵乐,感受工匠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