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主迎来职称新机遇:首批50人获“乡村工匠”称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激发家庭农场主的创新活力,提高其社会地位,我国近日启动了家庭农场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并首次授予50名优秀家庭农场主“乡村工匠”称号。
据悉,此次家庭农场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旨在选拔出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家庭农场主,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评审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首批50名获得“乡村工匠”称号的家庭农场主。
这些获得“乡村工匠”称号的家庭农场主,不仅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获得“乡村工匠”称号的家庭农场主代表,张先生表示:“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更多家庭农场主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此次家庭农场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家庭农场主的职业素养和社会地位,还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下是家庭农场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几个亮点:
1. 职称评定标准严格:评审标准涵盖了家庭农场主的品德、能力、业绩等多个方面,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评审过程公开透明:评审过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3. 重视实际能力:评审过程中,注重考察家庭农场主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成果,鼓励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4. 奖励措施丰富:对获得高级职称的家庭农场主,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优惠政策,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
家庭农场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未来,随着更多家庭农场主获得高级职称,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 • 开封坠子书:非遗文化瑰宝,抖音播放量破亿,惊艳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开封迎来全省最大跨境电商直播基地,TikTok主播单场带货百万美元
- • 尉氏胡辣汤料理包成功签约东南亚7-11,覆盖超2万家便利店,引领中式快餐国际化新潮流
- • 鼓楼区荣获“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称号,文旅融合再上新台阶
- • 开封成立“传统小吃营养研究院”,发布热量分级标识,助力健康饮食新风尚
- • 书香鼓楼:三社区图书馆开放,藏书超10万册,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 • 包公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党员干部超5万人次,弘扬廉洁文化
- • 尉氏无人农场落地,AI农机昼夜作业,小麦收割效率提升3倍,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在全市初中数学课堂试点推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杞县“大蒜银行”开业:创新金融服务,蒜农仓储难题迎刃而解
- •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再扩容:中日韩大健康产业园签约29个项目,共筑区域发展新格局
- • 通许酸辣粉包装革新:红薯淀粉制成可食用环保膜引领绿色潮流
- • 通许县红薯文化节小学生组队直播带货,创佳绩破万元!
- • “扶贫茶饮品牌孵化计划盛大启动,10家脱贫户年营收突破百万”
- • 河南大学联合华为成立“黄河数字实验室”,发布全球首套河沙治理AI模型
- • 杞县大蒜深加工产业园投产,非遗糖蒜工艺出口30国,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祥符区荣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喜提1.5亿元补助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 • 祥符区AI年画师上岗,秒生成定制年画,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宋潮美食研学营”人气爆棚,小学生身着汉服体验传统美食制作
- • 祥符区朱仙镇豆干启用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查看晾晒场实时直播
- • 祥符区年画元宇宙展厅盛大开放,穿戴设备带你穿越千年体验传统印制工艺
- • 春风行动招聘会盛大开幕,8000个岗位助力返乡就业
- • 杜良乡稻田艺术+农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七夕佳节,百对情侣宋式婚书体验火爆,汉服集体颁证共谱浪漫新篇
- • 中秋拜月大典荣登国家级民俗保护示范项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翻番,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中国外贸新格局下的亮眼成绩
- • 我国加大基层医疗建设力度,新建5所乡镇卫生院助力“小病不出乡”
- • “汴梁百村记忆”工程启动,数字化守护传统村落风貌
- • 开封花生糕出口东南亚,老字号“白记”年产值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铸辉煌
- • 千年技艺绽放纽约:朱仙镇木版年画登陆时代广场,海外吸粉超百万
- • 开封菊花化妆品生产线投产,首款面膜单品预售破亿,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大运河文化公园全球招标启动,十大文商旅项目同步上马,共绘运河新篇章
- • “跟着苏轼足迹,品味开封古韵——美食专线带你领略20处诗词中的老店”
- • 朱仙镇启封故园焕新升级,木版年画DIY、岳飞庙研学成旅游新宠
- •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宋文化研学”必修课程,80所学校共襄盛举
- • 2024年清明假期文旅综合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019年翻番,展现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态势
- • 纺织产业扶贫车间智能化改造助力2000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 • “开封防返贫动态监测平台正式上线,AI技术助力困难户风险预警”
- • 尉氏县卫星工厂+电商直播模式:留守妇女月入6000元,年销服装3亿元
- • 鼓楼夜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街区,百种小吃“必吃榜”惊艳亮相
- • 韩国学者赴汴考证苏轼与高丽文坛交流史
- • 郑开城际公交加密班次,日均200班次助力跨城通勤便捷出行
- • “开封‘百企帮百村’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企业结对贫困村投资超5亿元”
- • “顺河羊肉汤争霸赛”盛大启幕,十大老字号汤馆同台竞技
- • 兰考桐木机甲惊艳亮相漫展,传统木工技艺与赛博朋克完美融合,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尉氏贾鲁河生态廊道通车,骑行露营、星空营地全攻略
- • 清平街民族美食街焕新升级,免费摊位助力200户脱贫家庭创业
- • 通许红薯种植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周期与碳排放数据
- • 朱仙镇年画故事:走进全国中小学美术教材的民间瑰宝
- • 通许县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
- • 兰考乐器村:年产古筝30万把,农民工匠闪耀纽约时代广场
- • 通许职业技术学校勇立潮头,全国首创“酸辣粉专业”
- • 繁塔遗址公园二期开放,AR技术再现北宋天清寺昔日辉煌
- • 杞县打造全国最大大蒜种质资源库,培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30%
- • “第一楼灌汤包”扬帆海外,纽约时代广场门店年营收破亿,中华美食走向世界舞台
- • 卡塔尔主权基金携手开封,投资50亿元共建沙漠治理示范工程光伏项目
- • 大蒜深加工产业园二期投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
- • 开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12万户居民,有效拉动内需15亿元
- • 开封数据交易牌照获批,政务数据开放特许经营招标引科技巨头竞逐
- • 中欧班列开封集结中心发车量翻倍,锂电池专列开辟中亚新通道
- • 通许红薯蛋白提取技术国际领先,植物肉原料出口欧美订单激增300%
- • 开封农村户厕改造完成30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全省第一,助力乡村振兴
- • 瑞士达沃斯论坛设立“包拯廉政分论坛”,多国反贪机构共议反腐新策略
- • 祥符东站TOD项目盛大启动,豫东最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即将崛起
- • 民族幼儿园扩建竣工,新增600学位助力缓解入园难题
- • 第一楼灌汤包华丽登陆巴黎,海外首店日销5000笼,成为当地美食新宠
- • 祥符区朱仙镇年画与故宫文创联手,创新动态AR年画贺岁邮票惊艳问世
- • 欧阳修后裔慷慨捐赠家藏古籍,开封醉翁文化研究基地即将崛起
- • 通许铁锅烤红薯荣登非遗名录,智能烤炉传承古法,加盟店进驻CBD焕发新活力
- • 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启动,10万居民享“家门口”医疗服务
- • 尉氏县藤编合作社订单火爆,留守老人月赚2500元,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咸平湖湿地公园:秋季候鸟迁徙季观鸟拍摄指南
- • 杞县“法律明白人”培训助力基层法治建设,调解成功率高达98%
- • 千年古韵与现代交响的交融——兰考泡桐木琴交响乐团首演盛况
- • 祥符区“黄河稻米”品牌价值突破10亿,亩产增收30%,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 • 开封“百企联百村”行动正式启动,企业投资3亿建扶贫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老字号复兴计划”启动,朱仙镇木版年画出口额翻番,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特殊教育学校扩容,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6%,共筑爱心教育新篇章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充电桩助力便捷出行——2万户居民共享改造红利
- • 兰考农村普惠养老院全覆盖,失能老人每月托费低至800元,温暖守护夕阳红
- • 杜良乡稻田艺术+农旅综合体创新模式,年营收突破亿元,荣膺全国典型案例
- • 全国首单“高标准农田保险”在开封落地,保额覆盖30万亩,农业风险管理迈出新步伐
- • 阳堌镇万亩辣椒基地荣获欧盟有机认证,亩均收益突破2万元
- • 河南大学成立宋民俗研究院,发布《宋代市井生活图鉴》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