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开封历史名人展在大英博物馆盛大开幕,包拯铡刀模型成为焦点

近日,一场名为“东京梦华——开封历史名人展”的文化盛宴在大英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以开封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为背景,聚焦于开封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通过丰富的文物和生动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览现场,来自开封的众多珍贵文物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包拯铡刀模型。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包拯以其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形象深入人心。此次展出的包拯铡刀模型,刀身锋利,刀柄雕刻精细,充分展现了包拯执法如山、为民除害的精神风貌。
此次展览分为“东京梦华”、“名士风华”、“文化瑰宝”三个部分。在“东京梦华”展区,参观者可以领略到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景象。通过复原的宋代建筑、服饰、器皿等文物,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名士风华”展区则聚焦于开封历史上的名流。从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清官廉吏,到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巨匠,再到岳飞、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和成就,展现了开封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文化瑰宝”展区,观众可以欣赏到开封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宋代书法、绘画、陶瓷、铜器等,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宋代高超的工艺水平,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大英博物馆与开封市政府的紧密合作。双方共同策划、筹备,旨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了解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里斯表示:“此次展览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开封。同时,也希望这些文物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
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许多参观者表示,通过这次展览,他们对开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包拯等历史名人也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东京梦华——开封历史名人展在大英博物馆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历史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也为中英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篇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这样的展览,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开封,了解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东方古都。
- • 兰考蜜瓜深加工基地投产,冰淇淋单品日销10万支,助力乡村振兴
- • 城乡公交一体化全线开通,票价降30%实现“村村通客车”——便民出行新篇章
- • “巾帼扶贫车间”:助力万名妇女稳定增收,覆盖全国乡镇的温暖力量
- • “百家上市公司开封行,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签署战略采购协议,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盛大开幕,百万盆菊花绽放“花海汴梁”
- • 杞县大蒜婚礼成新风,蒜花冠点缀新娘,蒜期货取代彩礼现金
- • 开封农村“智慧党建”平台上线,扫码参与村务决策,开启基层治理新篇章
- • 通许推行红薯宴白事,百斤红薯代替杀猪宰羊,节省费用70%,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
- • 杞县大蒜出口量占全国七成,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风韵再现,老邮局变身复古咖啡书店,书店街焕发新生
- • 传承与创新: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汴绣融入开封美术教育新篇章
- • 通许红薯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农民诗人方言朗诵《红薯大地》
- • 祥符区“共享农机”平台上线,手机预约收割机便捷如打车
- • 开封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盛大开诊,助力全市儿科就诊压力缓解
- • 河南大学开封校区量子计算实验室建成,助力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兰考生态护林员岗位扩容,助力2000贫困户年赚1.5万元
- • 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正式启动,助力脱贫劳动力就业新篇章
- • 杞县大蒜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启用,一扫码便知种植全流程
- • 全国首个“氢能汴巴”投运,开封氢燃料电池公交成本低于燃油车
- • 民族乐器产业园年产古筝突破50万台,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彰显中国制造实力
- • 黄河滩区搬迁户变民宿主:特色窑洞房周末房价超五星酒店,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祥符区朱仙镇年画节盛启,非遗传承人直播绘制过程,限量NFT秒光抢购热潮
- • “开封‘百企帮百村’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企业结对贫困村投资超5亿元”
- • 通许红薯美食节闪耀全球,50国厨师创意料理征服米其林评委
- • 阳堌镇万亩辣椒基地荣获欧盟有机认证,亩均收益再创新高
- • 兰考音乐小镇: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旅游新篇章
- • 尉氏县胡辣汤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万名学生共赏传统熬制技艺
- • 鼓楼夜市摊主四代守护“四味菜”,非遗传承人日销千碗,传承匠心精神
- • 尉氏“辣味悼词”引热议:胡辣汤香料比喻逝者人生品格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交付,千名农技专家入驻乡村
- • 祥符区“营养午餐计划”助力农村娃健康成长,每餐补贴5元温暖人心
- • 兰考泡桐经济林升级,声学板材直供施坦威钢琴,亩产值破万元,绿色经济新篇章
- • 兰考泡桐乐器制作技艺荣获国家非遗专项资金千万支持,传承千年匠心独运
- • 朱仙镇年画工坊签约500名脱贫户,非遗技艺助力月入3000元,传承与创新并行
- • 背街小巷整治完工,20个老旧社区焕发新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历史课堂,50所试点校开启沉浸式学习新篇章
- • 开封打造“宋文化穿越之旅”:三日游遍龙亭、朱仙镇、州桥遗址,感受千年古都韵味
- • 开封出土包拯家族墓志铭,揭秘“包青天”治家之道
- • 纺织产业扶贫车间智能化改造,助力2000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 • 御河夜游项目再创佳绩,接待游客破百万,沉浸式文旅收入增长45%
- •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99.9%供电可靠率助力乡村振兴
- • 金明广场商圈华丽转身,夜经济示范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开封市工业技改投资显著增长,智能工厂建设迈上新台阶
- • 兰考音乐小镇:民族乐器助力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百万
- • 祥符区年画机器人进社区,AI技术印制千人千面定制年画
- • 祥符区稻田艺术惊艳亮相,《清明上河图》用彩色稻种“火出圈”
- • 祥符区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农创IP助力投资10亿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汴梁西瓜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大关
- • 《开封府“包公断案”剧本杀上线,实景探案风潮席卷,带动周边消费翻倍》
- • 开封与郑州共建“同城化经济圈”:交通、产业加速融合,共绘中原发展新蓝图
- • 祥符区景区实景岳飞剧本杀上线,游客体验岳家军破金兵谜阵
- •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扩区方案获批,跨境金融服务试点助力外资银行抢滩中原市场
- • 历史街区改造特许经营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将获20年运营权
- • 全球首座“包公法治文化主题馆”开馆,沉浸式体验断案场景引领法治文化新风尚
- • 开封摞石锁挑战赛开赛,抖音直播吸引500万观众,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通许红薯主题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沉浸式体验经济年营收破10亿
- • 宋都古城保护条例实施,文旅融合获制度保障: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 • 尉氏辣椒指数登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启全球辣味产业新篇章
- • 开封青年返乡创业补贴政策升级,电商、民宿项目最高奖达50万
- • 祥符区朱仙镇豆干:卫星晾晒,北斗定位确保日晒时长精准
- • 开封籍科学家张某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家乡设立奖学金助力人才培养
- • 杞县农村医生县管乡用政策:执业医师驻村补贴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圆满竣工,千户家庭喜获5000万元补贴
- • “小小传承人”计划启动,万名儿童共赴汴绣夏令营之旅
- • 尉氏肉牛克隆技术突破,优质种牛繁育周期缩短一半,助力我国畜牧业发展
- • 开封府沉浸式全息剧场惊艳开演,日均观演人次突破5000创纪录
- • 祥符区“乡村CEO”计划启动,年薪30万招募产业运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朱仙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魅力,引客百万,衍生消费超5亿元
- • 西姜寨乡“生态银行”试点:村民守护绿水青山,共享生态红利
- • 朱仙镇年画工坊签约500名脱贫户,非遗技艺助力月入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开封鼓楼夜市智慧升级,扫码溯源守护食品安全
- • 尉氏辣椒主题灯光秀璀璨绽放,千亩椒田变身光影艺术画廊
- • 祥符区AI年画师上岗,秒生成定制年画,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光伏扶贫电站二期并网,年发电收益惠及200个村集体,助力乡村振兴
- • 开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挂牌,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开封小吃集体注册商标,“黄焖鱼”“锅贴豆腐”荣获地理标志,传承与创新并行
- • 960文创园二期盛大开放,大宋元宇宙体验馆成网红地标
- • 通许红薯电竞锦标赛盛大开幕,百万奖金吸引全球电竞高手竞技
- • 尉氏县消费扶贫专柜进社区,贫困户农产品直供市民餐桌,助力乡村振兴
- • 兰考乡村医生配发“5G急救包”,省级专家远程指导心脏骤停抢救,守护生命防线
- • 大相国寺梵乐非遗展演每周上演,游客可参与祈福仪式,感受千年古刹的文化魅力
- • 尉氏县建成豫东最大农产品云仓,直播订单3小时发往全国
- • 开封流动小吃车统一认证,3000辆餐车持“宋都美食标”上岗,打造城市美食新名片
- • RCEP合作示范区在开封落地,东盟10国商会签署农产品加工合作协议,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