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百企联百村”行动启动,企业投资3亿建扶贫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开封市隆重举行了“百企联百村”行动启动仪式,标志着开封市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此次行动将动员百家企业参与,投资3亿元建设扶贫产业园,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百企联百村”行动旨在通过企业帮扶农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此次启动仪式上,开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行动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据了解,此次参与“百企联百村”行动的企业涵盖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一家知名企业计划投资3亿元,在开封市某乡村建设扶贫产业园。该产业园将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产业园的建设,将为当地农村带来诸多利好。首先,产业园将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其次,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此外,产业园还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启动仪式上,企业代表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企业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农村地区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为保障“百企联百村”行动的顺利实施,开封市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建立健全企业帮扶机制,确保企业帮扶项目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此外,开封市还将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总之,开封“百企联百村”行动的启动,标志着开封市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开封市农村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杞县大蒜年交易额突破300亿,期货价格成全球风向标:中国大蒜产业的崛起之路
- • 尉氏胡辣汤料理包签约东南亚7-11,覆盖超2万家便利店,中式美食迈向国际化
- • 河南尉氏盐碱地种出“海水稻”,亩产900公斤创黄河流域新高
- • 尉氏辣椒占卜:非遗活化新篇章,AI算法助力年轻人线上求签超50万次
- • 青上化肥与晋开集团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中国化肥行业新篇章
- • 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再扩容:中日韩大健康产业园签约29个项目,共筑国际健康产业新格局
- • 汴梁百村记忆工程启动,数字化助力传统村落风貌保护
- • 通许红薯定情,青年情侣共植红薯田见证爱情信物新潮流
- • 官瓷复烧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年出口高端瓷器达2万件
- • 开封摞石锁挑战赛开赛,抖音直播吸引500万观众,全民健身热潮再掀高潮
- • 中科院过程所开封基地投产,10万吨级生物降解材料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兰考“零彩礼”公约写入村规,集体婚礼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彰显文明新风
- • 祥符区AI年画师上岗,秒生成定制年画,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开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12万户居民,助力内需增长15亿元
- • 杞县高铁南站开工建设,郑开同城化再添新通道——河南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入新篇章
- • 东大寺深度文化之旅:聆听阿訇解码回族建筑千年智慧
- • “开封招商大脑”成功上线:AI技术助力匹配全球5万家企业投资意向
- • 兰考黄河滩区万人搬迁工程圆满收官,扶贫社区配套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朱仙镇启封故园焕新升级,木版年画DIY与岳飞庙研学成热门打卡地
- • 包公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党员干部超5万人次,弘扬廉洁文化
- • 开封设立“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专项基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杞县建设星空观测基地,农村学生用专业望远镜探索宇宙奥秘
- • 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园盛大开放,体验亲手制作古筝、琵琶,传承国乐魅力
- • 开封“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
- • 禹王台区新建教师维权中心,校园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8%,荣膺全国典型案例
-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覆盖,贴心服务助力万名老人安享晚年
-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重点人群优先保障助力健康中国
- • 80岁奶奶杞县蒜乡老年大学开学,学直播卖糖蒜成网红,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祥符区数字汴绣NFT登陆苏富比,虚拟藏品拍出千万天价,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全球首座“包公法治文化主题馆”开馆,沉浸式体验断案场景,传承法治精神
- • 杞县大蒜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蒜田飘香,蒜香全宴盛宴来袭!
- • 杞县秸秆变身3D打印建材,废弃资源转化率超90%,订单排至东南亚
- • 民国建筑群焕新颜,老字号书局雕版印刷体验引关注
- • 宁德时代开封基地首条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目标直指200亿元
-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便民利企再升级
- • “国际汉学家论坛在开封召开:20国学者共议‘宋俗全球化’”
- • 通许农田装上智能传感器,缺水缺肥预警短信助力农业生产
- •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系统覆盖,脱贫群众住院零押金,助力全面小康”
- • 开封荣获“美食之都”称号,成为全球第八座国际慢食协会授牌城市
- • 杞县大蒜期货交割库启用,蒜农可提前锁定价格规避市场风险
- • 开封全域实现5G网络覆盖,智慧城市项目落地开花
- • 祥符区AI养鸡场投产,智能系统助力精准养殖病鸡识别准确率高达99%
- • 西姜寨红豆杉小镇盛大开放,万亩生态林氧吧徒步路线推荐
- • 通许铁锅烤红薯荣登非遗名录,智能烤炉传承古法,加盟店进驻CBD焕发新活力
- • 惠济河湿地公园观鸟塔建成,秋季候鸟迁徙观测指南助力观鸟爱好者
- • 贾鲁河生态廊道建成,10公里亲水步道成市民休闲新地标
- • 古吹台雅集重启,琴棋书画体验套餐引燃国风爱好者热情
- • 杞县蒜乡诗词大会决赛:农民选手以大蒜为题惊艳全场
- • 开封宋都古城示范区启动,助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 • 百家社区非遗茶馆盛大开业,月均举办民俗活动超千场,传承文化新风尚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示范基地”落户开封,开启虚拟农场指导现实生产新篇章
- • 汴梁西瓜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大关
- • 兰考蜜瓜搭乘冷链专列,48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开启甜蜜之旅
- • 御河夜游项目再创佳绩,接待游客破百万,沉浸式文旅收入增长45%
- • 开封市荣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引领教育改革新潮流
- • 通许县试点教师弹性退出机制,老教师转岗课后服务顾问,释放编制200个
- • 开封非遗市集助力文化消费,累计举办34期带动超2亿元经济效益
- • 未来教育新篇章:全息投影与AI导师助力“未来学校”试点启动
- • 智慧养老手表免费发放:守护10万老人健康,实时监测心率,危险自动报警
- •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宋文化研学”必修课程,80所学校共同参与传承文化底蕴
- • 开封试行“公交电梯”:老旧小区按次收费,一次0.5元引发热议
- • 乡村文化合作社成立,农民自编豫剧短视频播放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民族婚礼体验日盛大开启,穿回族服饰拍特色婚纱照,共赴浪漫民族风情之旅
- • 文殊寺老街非遗市集周末开市,汴京灯笼张传人现场教学,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国家级菊花种质资源库建成,品种保存量突破5000个,助力菊花产业发展
- • 通许酸辣粉产业基地盛大落成,日产能50万包助力红薯种植达5万亩
- • 兰考泡桐古琴:农民匠人赴欧巡演,奏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中国声音
- • “扶贫技能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2000人掌握酸辣粉制作技术”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充电桩助力便捷出行——2万户居民共享改造红利
- • 西司夜市智慧厨房改造完成,油烟净化率提升至98%,打造绿色环保夜市新典范
- • 鼓楼夜市日均客流量超5万,夜间经济贡献率提升至28%,点亮城市夜生活新篇章
- • “乡村振兴保险试点启动,防返贫机制覆盖10万脱贫人口”:助力脱贫攻坚战,筑牢乡村振兴防线
- • 开封汴绣院创新推出“清明上河图”数字纱线技术,千年绣品焕发新生
- • 开封老年大学非遗课程结硕果,银发学员作品远销海外
- • 杞县村村建老年助餐点,80岁以上老人免费享四菜一汤暖人心
- • 朱仙镇年画故事:传承千年文化,走进全国中小学美术教材
- • 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新增冬季限定版,雪中盛景引惊叹
- • 通许红薯凉粉工艺荣获国际专利,真空包装畅销北极科考站
- • 通许“红薯宴”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108道菜品惊艳全球,30国美食博主齐聚直播
- • “凉亭夜话”民意直通车进社区,收集民生建议超500条,共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开封城市合伙人计划盛大启动:50名行业领袖荣膺全球招商大使
- • 通许县“扶贫鱼塘”分红到户,助力贫困户年增收5万元
- • 尉氏胡辣汤产业学院揭牌,校企合作助力年输送千名技能人才
- • 杞县大蒜开镰节盛大开幕,AI选蒜王大赛智能系统评出史上最重蒜头